CBA俱樂部杯第一階段的比賽,昨天落下了帷幕。
四川不敵浙江的比賽,賽后引發了球迷的廣泛討論,原因是:
四川隊的新援,尼文-哈特出戰39分鐘,36中17,三分17中6得到50分6板6助攻1蓋帽。
他也成為了CBA本賽季和俱樂部杯歷史雙料第一位50分先生。
對于這名球員,兄弟們都不會陌生。
第一,他是“野球”外援、國內單挑賽事的年度總冠軍,在民間的籃球廠牌比賽中成名,是“網紅”球員。
第二,六月份,代表澳門黑熊出戰的哈特,面對中國國家隊爆砍27分,給咱的國產后衛上了一堂軍訓課。
今年,這位選手也沒少在各個球隊試訓,但都沒有留下來,試訓球隊包括被貼上“CBA網紅球隊”標簽的同曦。
四川隊給了他一個機會。
昨天,看到他的首秀表現以后,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上賽季西熱力江對哈特的一句評價:“哈特要是跟我們這的小外援布萊克尼打一打一的話,他能把哈特打的媽都不認識?!?/p>
西熱的直播效果,肯定有夸張的說法。
按能力、按身價、按履歷,布萊克尼顯然遠在哈特之上,畢竟他是NBA場均7.5分的球員。
在CBA,那是得分狂人。
哈特顯然還沒有證明這一點。
當四川隊簽他的時候,很多人也都覺得,這只是還沒過體測的楊政以后的又一“抖+流量包”。
沒錯,哈特的到來,的確可以幫四川隊獲得更多的關注。
沒錯,他也不一定能在球隊得到多少機會,畢竟四川隊有薩姆納,場均33分的炸裂小外,還有亨特和馬里奇這兩個外援。
盡管,這只是一場比賽,我們也需要正確看待“俱樂部杯”的含金量,四川全隊也有配合哈特演出的意思,球隊也輸球了。
但我想表達的一點是,從尼文-哈特能拿50分,是可以看出一些東西來的。
在新聞報道底下,會有球迷覺得:“你給XXX這么多出手,他也能拿50分?!?/p>
這么認為的人,我是覺得對于籃球這項運動的認知可能不夠,或是出現偏差。
你得明白,消化球權,是一種能力。
消化球權,顧名思義就是以各種不同的得分手段去完成球隊總出手數的一部分占比。
不客氣講,這是中國后衛最欠缺的能力。
36次出手,需要體能、需要精力,需要技術全面性...你以為簡單的讓國內球員有無限開火權就能干出來?
沒錯,隊友是給你球權了,但哈特那些頂著人干進的三分球,是實打實的能力,咱國內球員誰有這個能力?
咱缺的,不就是這種所謂的大獨逼么...
在我們這,似乎很難接受這種角色的存在。
我們總強調籃球是團隊運動,可事實上,一打一就是最好的戰術了。
NBA那么牛逼,不就是為了制造錯位讓球星一打一么...
咱就說一打一的能力,咱國家隊的后衛,還真沒人敢說,一定能贏哈特的吧?
而他,四星高中生,NCAA8.7分2.5籃板,NBA落選秀。
在美國,這種風格和能力的選手多的是...
那我們呢?
CBA改變外援政策以后,我們看到的是各大“牛鬼蛇神”們的瘋狂表演,本土球員淪為了觀眾和看客。
哈特這種履歷了,照樣可以轟50分,很能折射聯賽整體水平的...
再說一點,咱國家隊似乎接受不了林葳這樣的,年輕會犯錯,但有特點的。
他是不穩定,他是有不合理的出手,但20歲出頭的年紀,敢那樣干拔,難道不值得在亞洲杯這種比賽里,試一試么...
昨天看到哈特這么打,我也想到了林葳。
最后,分享國足主帥伊萬科維奇在接受央視采訪,講的一段話吧:
“中國文化很講究紳士,講究和平禮貌,中國的社會文化里沒有侵略性,但是競技體育是需要的,這可能只能從青少年來改變中國足球的未來?!?/p>
放中國籃球上,同樣適用。
有個性的“獨B”球員,我們太需要了。
這種球員,往往會展示出不一樣的侵略性。
這是看到哈特表現以后,帝哥的胡言亂語。
鍵盤俠,不懂球,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