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Pro
260天后,李鐵終于判了。
5個罪名,數罪并罰,一審被判20年。
雖然鐵子的律師說,要不要上訴還不確定,但是估計不會上訴了:一來,他在法庭上就當庭認罪悔罪,二來,大家都說,鐵子屬于“判輕了”。
他幾乎把這個領域能用的權力全用了:
1、在俱樂部的時候,為了贏球,花錢踢假球,給出去3905萬;
2、在球員轉會、踢假球上,他自己又拿了2675萬;
3、為了當上國足主教練,俱樂部花200萬,自己也掏了100萬;
4、當上國足主教練之后,操縱球員入選國家隊、踢假球、簽約俱樂部,共收了5089萬。
里外里,涉案金額高達1.2億,而他自己的受賄額,7764萬。
搞錢,他是認真的:
1、在廣州恒大執教末期,他就搞了家公司干足球幼教,而在華夏幸福期間,他又跟華夏幸福的沈陽孔雀城結成了“親家”;
2、在2014年擔任國足助教時期,他就向當時的主教練介紹過自己代言的產品;等到2017年李鐵擔任該公司股東以后,這家公司也在幾個后被足協選為國足的器材服務商;
3、在赴國足任教之后,他還拿著武漢卓爾的3000萬年薪和1800萬簽字費,連時任足協主席陳戌源都看不下去了,讓他把這些錢吐出來,然而,他拒絕了;
4、李教練代言也不少,而且產品各異,健力寶、雨林古樹茶、海參,李寧甚至曾給出一個八位數的代言合同。
那時候傳說,光是在沈陽一家銀行的存款,他就有一個億。
20年刑期高不高,有一個人可以比較,這就是陳戌源。
今年3月份,足協前主席陳戌源,受賄8103萬,一審被判無期,兩人的區別,就在于陳戌源是國家工作人員。
碼頭工人出身的陳戌源跟足球扯上關系,是在2012年,上港集團開始玩足球,而他是董事長,之后,在上港俱樂部,他也是“金元足球”的支持者,在引外援上,沒少花錢。
2019年8月,陳戌源成為足協主席,11月,李鐵成為國足主教練,而那時,足協的書記是從田徑中心來的杜兆才。
別看陳戌源和杜兆才在足協不合,一度是上演“陳杜之爭”,但是倆人在斂財的路線上,倒是驚人的一致:一邊在足協搞改革,一邊為自己撈好處,“靠足球吃足球”。
陳戌源任上受賄217次,撈了8103萬;杜兆才說“送錢疏通是慣例”,用“慣例”撈了4341萬。
2022年11月,李鐵案發,足協內這對“臥龍鳳雛”,最終也沒逃過。
足協,屬于系統性塌方。
前兩天,還有一波判決下來,足協原秘書長劉奕,獲刑11年,前國足領隊戚軍,獲刑7年,足協裁判管理部原部長譚海,獲刑6年半。
另外,足協原副主席、常務秘書長,受賄金額都超過2000萬,中超原總經理斂財也達到2200萬。
今年9月份的時候,職業聯賽“假賭黑”的整治,公安部列了一組數據:
抓了128人,打掉網賭團伙12個,賭球、假球比賽120場,涉球隊41支,對83名涉案球員、裁判、教練、俱樂部管理人,采取了強制措施,對44名從業人員已經做出判決。
足協對61名涉案從業人員,進行了紀律處罰,禁賽5年或終身禁賽。
有足球評論員說,“假如中國隊打進了世界杯,鐵子還能進去嗎?”
這話確實挺糙,但事實證明,菜還不練,難怪惹眾怒。
中國足球在各項體育項目中,口碑基本上墊底,誰都能拿來踩一腳,從春晚小品到脫口秀,國足笑話經久不衰。
但是,能夠出成績的項目,你敢調侃一下試試?分分鐘被罵慘,失業都有可能。
如果輸球了,國足在干嘛?道歉,輸球,再道歉,再輸球。
到李鐵的時代,說都不讓說了,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第六輪的賽后發布會上,李教練用了好幾十分鐘找借口、倒苦水,邊吐槽邊用口水開炮,事后甚至抽空發了個違規的帶貨廣告。
范志毅的那句經典評價永不過時:“臉都不要了”。
咱隔壁日本,人家也輸球,2018年世界杯,16強淘汰賽,日本對戰比利時。
比賽過半,日本兩球領先,但是在后半場,比利時利用日本隊的失誤,成功拉平了比分,還利用比賽最后的補時階段,上演了一場瘋狂的14秒絕殺,最終將比分逆轉成了3:2。
一般像這種“惜敗”的情況,咱們喜歡咋處理呢?
有經驗的老球迷都知道,最多也就是罰酒三杯、少吃幾根海參,搞不好還會因為比分好看而大肆慶祝一番,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
結果人家日本倒好,直接開始立項拍紀錄片,NHK還是把教練和球星們拉到鏡頭前公開處刑。
然后是,道歉、檢討、復盤、專家咨詢、分析。
再然后,在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上,日本隊雖然還是16強,但是在賽場上創造了52年來的奇跡。
2次半場落后而最終逆轉的球隊,一共有3支:1938年的巴西、1970年的德國和2022年的日本。
在某種程度上,中國足球,遙遙領先,拿著最高的薪水,輸著最慘烈的球。
“各級國家隊已15-20年未進入世界大賽,中國俱樂部投入是日本J聯賽3倍,韓國K聯賽的10倍,一線球員工資是日韓聯賽球員的6-12倍,我們難道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嗎?難道還要繼續生存在這樣的足球環境中嗎?”
這話是陳戌源說的,那時候,足球改革的刀子,對準的就是“金元足球”。
中國足球是出了名的“人傻錢多”。
謝暉酒后的那段“上港奪冠,他們花了120億”,雖然被證偽,但是那時候球隊花費普遍很高,想在賽季保級,投入基本在5-6億,沒錢的咋辦?降級。
想要奪冠,基本靠砸錢:恒大10年砸170億,蘇寧8年砸55億。
后來,“去金元化”之后,加上贊助商沒錢了,花費開始少了,但是想要奪冠,投入也并不少于3億,投入在1億以下,想保級也有點困難。
這些錢,最后到底進了誰的腰包,咱也不知道,但是鐵子肯定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
日本給我們的經驗之一,就是健康的人才梯隊,比如青訓。
但是,我們花在青年訓練上的錢,似乎就不多。
舉個例子,足協曾公布過2022年的賬本,負債在升高,收入在降低,從收支平衡,一路走到了收不抵支。
而在青訓上,2018年還有7461萬,而到了2022年,只有4605萬了,倒是國字號支出,越來越高。
結果,中國足球這水平,還能踢假球。
水還是太深了。